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新闻动态>>正文
新闻动态
【毕业生去哪】不忘初心,奉献基层——2018陕西选调生朱佳鸿
2018-07-10     (点击: )
 

bst365.com应用经济系2012级博士生,2018年陕西省定向选调生。曾任bst365.com博士支部党支部书记,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协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主席,陕西省学生联合会主席,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有同学问我为何放弃金融系统的高薪工作而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到基层工作?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西迁精神

1955年4月,交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开始主体西迁西安。中央一声召唤,我们的老教授、老学长们立即行动,告别繁华的上海,迁往遥远的西部,以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在荒芜的大地上,建起崭新的校园,为西部开发培养出一茬又一茬优秀的人才。“自己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党要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面对国家的号召,面对迁还是留的选择,我们的老教授和老学长们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义无反顾的投身于西部的教育事业。有的把自己的工厂、洋房卖掉,或捐献给国家,举家西迁;有的辞别久病的父母,只身踏上西迁的征程,站到了西部开发的最前沿。凭着“家国天下”的情怀,在决定人生未来发展的关键时刻,他们勇敢地做出了有方向性意义的事业和职业选择。

前辈们对理想的执着,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坚持与坚守,和用满腔热血铸就的“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为我们当代青年提供了青春方向和人生的奋斗目标。

基层实践

在2013年,我参加了“全国大学生骨干培训暑期实践”,我们小组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里田镇九西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有天中午在村里的水井边,我们遇到一个正在洗碗的小女孩,在聊天中得知她是一名留守儿童,与妹妹、三个堂弟和年近80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和叔叔婶婶都在外地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聊到未来,小女孩远远地望了望妹妹和弟弟,她说:“我们家能出一个像你们这样的大学生就好了,以后就到我们村工作,为村里人多做实事,即使我不上学供弟弟妹妹都行”。听到此话,我心里五味杂陈,她们本该憧憬着美好未来,然而却早早明白了生活的艰辛。至今我还记得她说话时的眼神,那是对知识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又不可求的无奈。那时候的我明白了,所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无数老百姓的中国梦,只有深入到基层解决好每个老百姓的实际问题,祖国才能从富起来到真正强起来。

还是2013年,我参加了“百名博士下乡镇暑期实践”,我们小组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调研。期间我们有幸采访了县政府八个部门和两个乡镇的领导,听他们讲述了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个棘手问题。当时县里正在推进“陕南移民搬迁”项目,计划从2010年起,用10年时间,将陕南山区的240万贫困居民从灾难多发地迁出,搬迁到新建设的“新农村安置点”居住,以解决山区基础设施配置难,上学、就医不便等问题。如何动员大家主动搬迁?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效率太低,而行政命令和强行拆迁有悖以民为主的初衷。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小组多方面调查研究,查找资料献言献策。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以学识和理论见长的我们在面对理论与实践的冲突时常常会手足无措。然而随着实践的深入,慢慢的能够摸索到解决困难的办法,积累起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实践中,当我们与街办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一道工作时,意味着我们正在做这样一种人,即“既看得清未来又搞得定现在”的人;更具体地说,我们成为了比单纯的学生和纯粹的理论研究者更搞得定现在,又比实践中的前辈们更看得清未来的人。在实践中,我们不断努力,既做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小学生”,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做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个案看一般的“研究生”,不满足于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期望从实际问题中发觉普遍规律,探寻永恒整理。在之后的研究生会以及省学联工作的日子里,我不断积累自己的“比较优势”,逐渐发现只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做的改变比我们的想象的还要多。

我的选择

网上常有各种大学生去基层工作就是镀金,其实只是为了谋取未来升迁的报道,有人问我怎么看?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杨善洲》,杨善洲,一个离开地级领导岗位20多年的老干部,一个在晚年再度创造了人生辉煌的老党员。他在任期间,没有为家乡父老谋任何利益,退休后却以回家乡荒山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的壮举,兑现为家乡父老办几件实事的承诺;他不仅在职期间一身清廉、两袖清风,晚年还把政府奖励的20万元中的绝大部分捐给了学校和林场;他不仅用22年的心血把一片荒山变成了森林,而且最后还把自己一手创造的价值3亿多元的林木资源无偿交给了国家。毛主席把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称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精神”的真实写照!

这让我想起了面临巨大压力主持交大西迁的彭康老校长,也让我想起了不顾美国重重阻拦回国工作的钱学森学长,更让我想起了众多西迁西部奉献一生的老教授们。我想如果要用一种精神来形容他们的选择,也许也可以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选择。

因为怀着对老交大人的崇敬,因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因为对祖国富强的期盼,因为相信自己能够创造微小的改变力量,所以才会做出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选择,也许这就是我做出这种选择的初衷。

前不久,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殷殷关怀寄深情,谆谆教诲催奋进!希望我们交大学子都能做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理想,无愧于作为一名交大人的选择。

来源:西安交大就业创业

作者:朱佳鸿

推送:邓倩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bst365.com 设计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文管大楼 邮编:710049 联系电话:82667879